来源:大臻艺术网

黄小明
黄小明,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2016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木竹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黄小明,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2016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木竹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他16岁从事艺术雕刻,师从亚太手工艺大师冯文土先生。在边实践边学习理论的同时,黄小明深感理论知识修养的重要性,遂于考入浙江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东阳木雕厂当老师,将理论与现实创作结合,摄影、绘画、构图、色彩、雕刻等多种技能为一体,2013年7月获上海复旦大学EMBA硕士学位。
2012年11月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该称号由工信部、文化部、人力资源部、民政部等八部委评定,是对黄小明大师精湛工艺的高度认可。
在30多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黄小明大师寓教于乐,先后执教过学生数百人。
2012年11月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该称号由工信部、文化部、人力资源部、民政部等八部委评定,是对黄小明大师精湛工艺的高度认可。
在30多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黄小明大师寓教于乐,先后执教过学生数百人。

近年来风头正劲的青年木雕师黄小明,正是东阳木雕融合创新的一个代表。自幼学习美术的黄小明,将西方美术的元素融入木雕之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况味。“做木雕的人有成千上万,雕工扎实的也不少,要脱颖而出就要靠多看、多想。”黄小明这样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木雕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光正认为,现在东阳木雕最缺的还是优秀出众的创意。传统手工艺要走向市场,从业者就要善于学习而不是一味模仿。东阳木雕的高附加值就体现在创意上,这就要求从业者不仅有扎实的技术,也需要有足够的文化根底,探索各种文化的融合,才能产生卓越的创意,推动东阳木雕不断发扬光大。

200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决定复制乾隆皇帝的龙椅,这给了黄小明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在全国几十家竞标单位竞标者中拔得头筹。要复制一把200多年前的皇帝宝座,难度之大,超过想象。为做好这一项目,那段时间他夜以继日地搜集各类书籍资料中有关乾隆宝座的相关记录,对古代宫廷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三次到沈阳故宫现场测量、绘图,心里的谱渐渐清晰起来。

“乾隆宝座的复制需要突破三大技术难题:木工框架结构、蟠龙的雕刻、金箔罩漆,其中栏杆柱头球形龙的雕刻难题,一直困扰着他。”后来,黄小明在一次测绘乾隆宝座原图纸的时候,从一根破裂的栏杆柱头上探得了玄机,原来,球体蟠龙每条龙是分三块雕刻后拼接组合而成的,龙身在球内,龙头、龙爪和龙尾都在球外。于是他运用镂空雕、高浮雕、圆雕等技法,将造型不一的龙雕刻得风格迥异、栩栩如生,按照先人的办法和雕刻工艺,把每条龙加以精雕细琢,从而使得每条龙玲珑剔透,富有生机。
一举成名天下闻。黄小明历时两年复制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融雕艺、木艺、漆艺于一体,在型、材、艺、韵上与原件保持一致,被故宫博物院专家誉为“达成了精美绝伦、耐人品鉴与赏读的效果,是东阳木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精品”。
一举成名天下闻。黄小明历时两年复制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融雕艺、木艺、漆艺于一体,在型、材、艺、韵上与原件保持一致,被故宫博物院专家誉为“达成了精美绝伦、耐人品鉴与赏读的效果,是东阳木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精品”。



















